XSS攻击与预防

Web安全之模拟XSS攻击

跨站脚本(XSS, Cross Site Script)攻击指的是,攻击者可以让某网站执行一段非法脚本。这种情况很常见,比如提交一个表单用于修改用户名,我们可以在文本框中输入一些特殊字符,比如<,>,',"等,检查一下用户名是否正确修改了。

XSS的攻击方式

  • 反射型

    发出请求是,XSS代码出现在URL中,作为输入提交到服务器端,服务器端解析后响应,XSS代码随着响应内容一起传回浏览器,最后浏览器解析执行XSS代码。这个过程像一次反射,故叫做反射型XSS。

  • 存储型

    存储型XSS和反射型XSS的差别在于,提交的代码会存储在服务器中(例如数据库,内存,文件系统等),下次请求页面是不用再提交XSS代码。

XSS一定是由用户的输入引起的,无论是提交表单、还是点击链接(参数)的方式,只要是对用户的输入不做任何转义就写到数据库,或者写到htmljs中,就很有可能出错。

从一个请求发出开始,到浏览器显示内容,与XSS相关的有三个地方URL、HTML、JavaScript。至于后台方面,它分两个功能,一个是将数据写到数据库,这时候也要对数据进行转义,但不是XSS的范畴,它更多是防止数据破坏SQL语句的结构;另一个是从数据库读取数据,直接生成HTML或者以JSON的方式传给前端,这些数据都必须转义后才能显示到浏览器中。

HTML字符

HTML本身是一个文本文档,但在浏览器中却可以显现得花样百出,是因为很多字符对于浏览器来说是有特殊含义的,比如在<script>中的内容,浏览器会做一些动画等等。那么对这些特殊字符进行转义,就意味着让浏览器对待它们的时候,就像普通字符一样,比如&lg;script&gt;这段文字在浏览器中就会正常显示为<script>

简单的用来转义HTMLJavaScript方法

1
2
3
4
5
6
7
8
function encodeHTML (a) {
return String(a)
.replace(/&/g, "&amp;")
.replace(/</g, "&lt;")
.replace(/>/g, "&gt;")
.replace(/"/g, "&quot;")
.replace(/'/g, "&#39;");
};

那么有哪些字符需要转义呢?这里列了一些常见的。

" --> &#34;
# --> &#35;
$ --> &#36;
& --> &#38;
' --> &#39;
( --> &#40;
) --> &#41;
; --> &#59;
< --> &#60;
> --> &#62;

在 escapeHTML 方法中,我使用了别名的方式转义,因为它比较容易记一点。无论是别名还是十六进制,它们表示的含义都是一样的,比如&amp;&#38;都表示&符号。想要看更具体的列表可以参考这个网站

在浏览器收到 HTML 之后,首先会对所有的内容进行解码,它会把所有能识别的编码符号,解码成字面值。比如有

1
<p>my name is&#58;&#32;<a href="https&#58;&#47;&#47;i.jakeyu.top">名一</a></p>

经过浏览器解码就变成

1
<p>my name is: <a href="https://i.jakeyu.top">名一</a></p>

这里要说的是,浏览器只会对两个地方解码,一个是标签的内容(即textContent,除了<script><style>标签),另一个是标签的属性值。对于属性名是不会解码的。

URL

早些时候,服务端还不支持在URL中直接传输Unicode,比如https://i.jakeyu.top/search?q=你好这样的地址,服务端无法识别“你好”这个值,所以必须编码之后进行传输。

那么对于 URL,我们只需要对参数的值进行编码就可以了。比如上面这个链接,编码之后就是https://i.jakeyu.top/find?q=%E4%BD%A0%E5%A5%BD

如果对整个 URL 编码,那么链接就无效了。

编码的方式很简单,浏览器提供了全局的encodeURI方法,调用之后就可以实现转义了。

有一点很重要encodeURI是不会转义:,/,?,&,=这些在URL中有特殊含义的字符的,那么如果有个参数正好包含了这些字符,就不会转义,比如

1
2
3
encodeURI('https://i.jakeyu.top/login?name=名一&from=http://other.com');

// -> https://i.jakeyu.top/login?name=%E5%90%8D%E4%B8%80&from=http://other.com

from 参数的值并没有转义,这时候,就需要用到另一个方法encodeURIComponent

1
2
3
4
var param = encodeURIComponent('http://other.com');
encodeURI('https://i.jakeyu.top/login?name=名一&from=') + param;

// -> https://i.jakeyu.top/login?name=%E5%90%8D%E4%B8%80&from=http%3A%2F%2Fother.com

所以结论就是,如果要对整个 URL 进行转义,使用 encodeURI,如果对参数的值进行转义,使用 encodeURIComponent。

当动态生成的链接地址需要赋值给href或者src属性时,需要对这些地址进行URL转义。当然,如果服务端支持在URL中包含UTF-8的字符的话,其实不转义也不会错,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平时不会太注意对表单和URL参数进行转义的原因,因为服务端表现良好。

JavaScript 特殊字符

JS 中的转义都是通过反斜杠完成,有三种类型,以'"为例

  • 直接反斜杠 –> '"
  • 十六进制 –> \x22\x27
  • Unicode –> \u0022\u0027

一般情况下可以直接通过反斜杠转义,但有些字符我们不知道怎么输入,很常见的比如 Web Font,在 CSS 中可以看到类似这样的代码

1
2
3
.glyphicon-home::before {
content: "";
}

那个 content 中的值可以通过十六进制或者 Unicode 的方式来代替。

JS 转义一般用于显示用户输入的时候,比如用户输入了反斜杠,需要显示时,就必须alert('\\');

解码顺序

当浏览器进行绘制时,首先会对 HTML 进行解码,然后是 URL,最后是执行 JS 时对它进行解码。

现在考虑这三种编码同时存在的情况

1
<a href="javascript&#58;&#32;alert('\<https&#58;&#47;&#47;i.jakeyu.top/find?q=%E4%BD%A0%E5%A5%BD\>');">click</a>

首先是HTML解码,结果为

1
<a href="javascript: alert('\<https://i.jakeyu.top/find?q=%E4%BD%A0%E5%A5%BD\>');">click</a>

然后是URL解码,结果为

1
<a href="javascript: alert('\<https://i.jakeyu.top/find?q=你好\>');">click</a>

最后是JS解码,结果为

1
<a href="javascript: alert('<https://i.jakeyu.top/find?q=你好>');">click</a>

单击链接后,应该会出现一个弹窗,内容是<https://i.jakeyu.top/find?q=你好>

本文更多的是介绍如何防止XSS的发生,而不是它的危害。核心就是用适当的方法对 HTML, JS 进行转义。

来自[Web 安全]了解XSS与防范